坠龙谷的风波,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。
三日后,一个黄昏。
当那身带着风尘与煞气的身影,再次踏入城西那间熟悉的“回春阁”时,院中,一个瘦弱的男孩,正在陈伯的指导下,努力地、一板一眼地练习着一套最基础的拳法。
正是,早已苏醒的,凌明。
在“还魂草”的救治和“养魂玉”的持续滋养下,他的魂魄早已痊愈,身体也恢复了大半。只是长期的昏迷,让他的身体依旧有些虚弱,需要通过后天的锻炼来慢慢弥补。
“姐姐!”
在看到那道熟悉身影的瞬间,凌明那张还有些稚嫩的、全神贯注的脸上,爆发出无与伦比的惊喜。他扔下手中的木桩,像一只乳燕投林般,飞奔过来,一头扎进了凌曦的怀里。
那颗,因连日奔波和算计而变得冰冷坚硬的心。
在被这小小的、温暖的身体撞入怀中的瞬间。
第一次。
彻底地。
融化了。
缓缓伸出手,有些生涩地,抱住了这个失而复得的、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。
能清晰地感觉到,怀中的小身体,不再是之前那般冰冷虚弱。而是充满了,健康的温度与活力。
“我回来了。”
声音很轻,却带着一丝,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、如释重负的温柔。
……
接下来的半个月,没有急于闭关,也没有去思考任何关于修炼和复仇的事情。
放下了一切。
像一个真正的、普通的姐姐,全身心地,陪伴着自己的弟弟。
会亲自下厨。
不再需要陈伯代劳,而是走进那间小小的厨房。用从坠龙谷带回来的、蕴含着精纯灵气的铁甲地-龙血肉,配上几味温补的凡间药材,亲自为弟弟熬制滋补的肉粥。控火的手法,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厨都更精准,熬出的肉粥,不仅香气四溢,更能强筋健骨。让凌明的身体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变得强健起来。
会耐心地,手把手地,教导弟弟识字、读书。
没有教那些深奥的修仙典籍。而是将神魂之中,那些最基础、最有趣的凡间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,用最浅显的语言,讲给他听。
在温暖的午后阳光下,姐弟二人依偎在院中的老槐树下,一个轻声讲述,一个认真聆听,岁月静好。
甚至会带着弟弟,第一次,走出那间小小的回春阁,去逛一逛丹阳城热闹的集市。
会像所有溺爱孩子的姐姐一样,给凌明买他从未吃过的糖葫芦,看他从未见过的捏糖人,听他说着那些充满了童真与好奇的傻话。
在这些平凡而又温暖的日常之中,凌明眼中,那曾经因“魔种爆发”而产生的、一丝丝的恐惧与陌生,也渐渐地,彻底消散。
取而代之的,是全然的、毫无保留的依赖与孺慕。
而凌曦,也在这份纯粹的亲情之中,找回了一丝,早已被遗忘的,属于“人”的情感。
那颗因“始乱终弃”而冰封的心。
有了一丝裂缝,照进了一缕温暖的阳光。
……
直到半个月后。
当凌明的身体,被调养得彻底痊愈,甚至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强健之时。
凌曦知道。
该去处理,自己的事情了。
将弟弟,托付给了已经敬若神明的陈伯。
然后,独自一人,再次走入了那间,位于地火灵脉之上的密室。
开始,为“筑基”,做最后的准备。
从储物袋中,取出的,并非什么高阶功法。而只是一枚最基础的、记录着青云宗大路货《青元诀》后续筑基法门的玉简。
这是当初成为外门弟子时,人手一本的东西。
神识沉入其中,仔细研读了一个时辰后,眉头,紧紧地锁了起来。
发现了一个,对自己而言,极其致命的问题。
这部凡俗的功法,只教了如何将体内炼气期的灵力,进行压缩、提纯,最终在丹田之中,凝聚成一座稳固的“灵力道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