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快读文学

快读文学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修真界房奴奋斗史 > 第223章 前路维艰,乱流深处

第223章 前路维艰,乱流深处(1 / 2)

“路要一步步走。”

林川压下心中的向往,目光再次坚定。他看向星儿,

“星儿,你的血脉特殊,与生命、能量、进化等法则天然亲近。或许,你也可以尝试走类似的道路,不必完全遵循我的路径。”

星儿熔金色的龙眸眨了眨,若有所思。

她确实感觉到,在万法之源的生命光域中,自己的进步极大,对生命能量的掌控有了新的理解。

“接下来,我们需要找一个地方,稳固境界,同时…”

林川目光扫向寂渊星域深处,

“…寻找可能存在的、关于更高境界的线索,或者…其他古老文明的遗迹。那个消亡的超级文明,或许留下了什么。”

成就神尊,让他有了更足的底气去探索这片未知的边荒。

而关于“存在之税”的阴影,也促使他必须更快地变得更强,找到应对之道。

两人稍作休整,便再次启程。这一次,林川施展空间神尊的威能,赶路方式已截然不同。

他不再需要辰霄剑撕裂虚空,而是心念一动,前方万里的空间便自动折叠,形成一条短暂的通道,一步踏出,便是天涯咫尺。

这种对空间的绝对掌控,让他们的探索效率大大提升。

在穿越一片极其混乱的、由无数空间碎片组成的“迷途星带”时,凭借空间神尊的感知,林川敏锐地察觉到,在星带最深处,有一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异常稳固,甚至…带着一丝人为改造的痕迹。

“有发现!”

林川带着星儿,直接扭曲空间,无视了那些危险的空间乱流,瞬间抵达了那片区域。

眼前,是一座悬浮在空间碎片海洋中的、由某种暗银色金属构筑的、风格极其简洁冰冷的巨大平台。

平台之上,没有任何装饰,只有中心处,矗立着一座不断闪烁着复杂数据流的、半透明的方尖碑。

方尖碑的顶端,一枚菱形的、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晶体,正在缓缓旋转。

而平台边缘,立着一块石碑,上面用一种极其古老的、类似于“逻辑观测引擎”上的文字,铭刻着一行信息。

借助奇点之光的解析,林川读懂了其中的含义:

“文明观测站-序列第九。监测目标:‘熵增边界’。数据记录:第73次文明轮回,‘存在税’阈值临界警告。启动最终协议:文明火种封存,坐标加密,等待‘变量’介入。——主序造物者中枢,纪元末指令。”

林川的心,猛地一跳!

文明观测站?熵增边界?存在税阈值?文明火种封存?变量介入?

这些词语,与他之前的发现惊人地吻合!这里,似乎是一个监控宇宙文明发展,并在其触及“存在税”红线时,执行某种“火种保存”计划的站点!

那个“变量”,又是指什么?难道…是指像他这样,拥有奇点之光的“异常”存在?

新的线索,指向了更加惊人的秘密!林川感觉,他正在一步步接近某个关乎宇宙轮回与文明存续的惊天真相!而神尊境的实力,或许,才刚刚够资格触碰这真相的边缘!

……

寂渊星域深处,冰冷的“文明观测站”平台如同宇宙的沉默哨兵。

林川解读着石碑上关于“熵增边界”、“存在税阈值”与“变量介入”的信息,心中波澜起伏,却并未急于求成。

他深知,神尊境的力量虽能触碰这些秘密,但若要真正干预,必须更进一步。

“神皇之境,非一蹴而就。”

林川熔金色的龙眸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,“需更深厚的积累,更透彻的感悟。”

他决定以这座观测站为起点,系统性地探索这片边荒,寻找更多关于宇宙平衡机制与更高境界的线索。

他与星儿仔细探查了这座观测站。除了中央的数据方尖碑,他们在平台边缘发现了一些隐蔽的接口和能量导管,似乎曾连接着某种外部设备或能源。

方尖碑的数据流庞大而混乱,大部分是关于某个已消亡文明(石碑所指的“第73次文明轮回”)的能量消耗曲线、空间扩张速率、意识复杂度增长等指标,最终都在某个临界点触发了“存在税阈值临界警告”。

“这些数据…像是一份份‘死亡诊断书’。”

星儿龙眸中带着一丝悲悯。她感受到数据背后无数生灵的挣扎与最终无声的湮灭。

林川尝试用奇点之光解析数据流深处,捕捉到了一些碎片化的影像:

一个辉煌的、能量体形态的文明,其个体如同闪烁的星云,他们建造了横贯星系的能量虹吸网络,试图掌控宇宙的根基…最终,却在一种无声无息的整体“虚化”中消散,仿佛被宇宙本身“回收”。

“过度索取,超越界限,便是消亡。”

林川喃喃道,对“存在之税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

这让他对自身力量的运用更加警惕。

他们离开观测站,继续深入寂渊星域。

凭借空间神尊的便利,他们探索了许多奇特的区域:一片时间流速极不稳定的“时之沙海”,在那里林川对时间法则有了初步的触碰;一个由纯粹数学结构构成的“几何迷宫”,考验着他对空间本质的理解;甚至在一处空间裂缝中,发现了一艘半损毁的、风格与已知文明迥异的古老星舰残骸,其科技树指向了对“暗物质”的深度利用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每一处发现,都拓宽了林川的视野,也让他对成就神皇需要融合的“存在”、“平衡”乃至“创造”法则,有了更多侧面但宝贵的认知。

他不再急于融合,而是像海绵一样吸收、消化这些知识,夯实神尊境的根基。

他的“虚空实界”领域在一次次感悟和细微调整中,变得更加稳固、灵动。

热门推荐